历史上的复程县与农工党

来源:农工党枣庄市委  时间:2020-10-20 10:23:00

中共中央在致农工党十六大的贺词中指出:中国农工民主党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自1930年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携手前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回望历史,许许多多的农工党人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鲁西南就曾经存在过一个以革命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县城——复程县,与农工党的光荣历史有着深深的渊源。
一、复程县的由来及历史沿革
复程县是旧县名,1945年由曹县、城武(1958年10月城武县更名为成武县)两县析置成曹县。1945年9月,中共鲁西南地委为了褒扬和纪念在“九·二八”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的革命烈士朱程司令员和袁复荣专员,以两个人名字中的“复”和“程”字,将原曹县和曹南县东部合并设立了复程县。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平原省建立,撤销冀鲁豫边区第三和第五专署,分别改成平原省湖西、菏泽专署,曹县、齐滨属菏泽专署,复程县划入湖西专署;同时,齐滨县并入曹县。新中国成立后,复程县属平原省湖西专区。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复程县属山东省湖西专区。1953年3月撤销湖西专区,复程县划归菏泽专区。1956年3月,撤销复程县,析入曹县、单县。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在曹县、东明、考城结合部建立了考城抗日县政府。次年3月撤消。1940年8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在曹县西北刘岗一带建立了曹县抗日县政府,同时设曹东南办事处(次年7月撤消)。1941年5月,冀鲁豫边区第三专署在曹县西北伊庄建立,曹县抗日政府属之。1943年3月,为纪念已故专员刘齐滨,将曹县改名齐滨县;9月在曹县东南青堌集一带建立曹县抗日县政府,在曹县、城武结合部建立城曹抗日县政府。1945年9月撤销曹县、城曹两县,建立复程县。
在解放战争时期,复程县的军民在拥军参战及支援前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47年11月上中旬,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一纵自陇海铁路商丘至徐州段作战,曹县、齐滨、复程等县组成县委书记、县长率领的支前大队数万人,组成破路队、担架队、运输队、工作队共6万余人开赴前线,扒铁路、运物资、运伤员。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齐滨、曹县、复程三县分别成立了支前指挥部,青壮年组成担架组、运输队,妇女则在家磨面、碾米、做军鞋,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在历史变革进程中“复程县”这个名字已经消失了60多年,但是为国捐躯的朱程、袁复荣烈士和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纪念。
二、铁军将才朱程
朱程烈士(1910—1943),浙江省平阳县(现属苍南县)人,193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以下简称“临委会”)。1937年,回国抗日,奔赴抗日前线山西太原,后历任河北民军(后更名为华北抗日民军)第十一大队大队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五分区司令员。1939年9月经朱德总司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9月在曹县王厂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3岁。1990年杨得志同志亲笔为朱程烈士写了“向朱程同志学习,做国家的铁军将才”的题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经中央批准,他的名字光荣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朱程烈士像
 
追悼朱程碑刻(作者:朱妻郝淑斋)
朱程出生于工人家庭,自幼好学崇义。先后在温州商业学校、厦门集美中学、黄埔军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因积极参加抗日反蒋活动,以“思想赤化”等罪名逮捕,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监狱一年半。1933年,蒋光鼐、蔡廷锴反对内战,要求抗日,在福建建立了政权,朱程闻讯后立即前往,投身于抗日运动。不久,福建革命政府惨遭镇压,朱程被迫离开福建去津浦铁路谋职,在此期间他积极研读马列著作,并以国民党军官身份在南京下关租赁房屋,用以掩护地下革命活动。当时,中共地下工作者叶挺鹏、张培农、陈阜、黄先河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掩护和接济。他还冒着危险,筹资购买枪支弹药,历经周转,转送给浙南红军游击队。
1934年,国民党政府铁道部选派朱程留学日本,在东京铁道学院学习土木工程。他到东京不久,便结识了刘披云、黄公略、李化方、李士豪等进步青年,参加了“新中华学会”,积极开展爱国学生运动。作为农工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士豪(1900-1972,浙江诸暨人,1931年加入临委会,著名民主人士,曾任农工党中央执委、常委、浙江省主委等职),从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活动,接受进步思想。大革命时期参加了北伐运动,同刘少奇、吴玉章、方志敏等共产党人一起从事了工人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到达上海,他坚持国民党左派的立场,经季方介绍参加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追随邓演达进行反蒋活动。邓演达遇害牺牲后,流亡日本的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章伯钧、李伯球等与李士豪等人联络,共商重振组织和反蒋抗日问题。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朱程同农工党的一些立场与主张不谋而合,都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赞同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他们认识到要坚持“抗日第一”的原则,主张团结全国力量对日宣战。1935年经李士豪介绍,朱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
朱程在日本留学期间考察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从《日本政治机构与军部制之基础》一书中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野心,于是将其译成汉文,寄回国内出版以引起国人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1937年5月,朱程看到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华北地区,便毅然中断学业回国,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他在太原被军官教导团教育长张荫梧聘为地形和土木工程教官。“七七”事变后,随张荫梧到河北组建河北民军,朱程先后任河北民军第10、第11大队大队长,第11、第4团团长。张荫梧到处迫害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干部,朱程不附合,赞同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抵制张荫梧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由此,张荫梧制造了“北店事件”,阴谋消灭朱程部队,朱程幸而突围,率全团通电全国,宣布正式脱离张荫梧的河北民军,归属共产党领导的十八集团军,成立华北抗日民军。他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主动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抗战,反对摩擦,积极与八路军游击支队配合行动,使民军十一团成为中共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装。
王厂战斗遗址
1940年后,朱程任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司令。从1940年5月到1943年5月的三年中,朱程指挥部队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1943年夏,朱程调任五军分区司令。1943年9月,日伪军对鲁西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秋季“扫荡”,9月28日,鲁西南专署和军分区机关转移至曹县王厂村,突遭日伪军围攻。朱程和袁复荣专员率领军民英勇抗战,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突围转移。激战整日,因寡不敌众最后弹尽粮绝,突围失败,朱程等壮烈牺牲。1943年12月28日,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和鲁西南人民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朱程司令员、袁复荣专员等英雄烈士。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给朱程敬献挽联:“处华北敌后出生入死壮哉战斗意志,以身殉战场卫国卫民信矣党军模范。”为纪念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将士们,鲁西南抗日救国会于1943年冬在红三村附近建造了鲁西南革命烈士公墓。
三、抗日烈士袁复荣
袁复荣烈士(1909-1943),曹县城南袁石庄人,受其兄长袁春霆(临委会山东负责人)先进思想影响,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济南市委委员、济南读书会负责人、中共曹县特支宣传委员、中共曹县工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曹县县委书记、中共鲁西南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鲁西南地区抗日专署专员,鲁西南抗战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1943年9月与朱程并肩作战,牺牲在曹县王厂村,时年34岁。
袁复荣烈士遗像大众日报介绍袁复荣(2018年9月1日6版)
袁复荣家境殷实,良好的家庭条件、开明的家庭氛围为兄妹三人接受教育、寻求真理提供了条件。袁复荣的兄长袁春霆曾在河南读书,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洗礼,后追随国民党左派邓演达,成为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山东地区的负责人之一。袁复荣的妹妹袁兰荣也曾在河南静宜中学读书,后在山东省立女子师范求学。袁复荣同兄妹一样,先后在河南洛阳、山东济南求学。作为临委会山东负责人的袁春霆,对袁复荣的思想启蒙以及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济南求学期间,袁复荣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组织学生成立济南读书会,进行抗日救亡的舆论宣传。济南读书会日益壮大,遭到韩复榘等人的秘密抓铺和扼杀。1932年3月20日,韩复榘出动大批军警抓捕济南各校进步师生员工70余人,临委会(农工党前身)山东干事会小王府鹊华桥机关部遭到毁灭性破坏,负责人袁春霆、徐哲等人被捕。袁春霆当时在济南参与临委员会行动,意图团结支持抗战人士,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著名教育家范明枢、进步教师陈济源等人,女师学生袁兰荣、济南读书会负责人袁复荣均在被捕之列。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冯峻五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救援,并致函宋庆龄、蔡元培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请求营救,最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韩复榘迫于舆论压力,被迫陆续释放了被关押人员。
1936年3月,袁复荣出狱后回到家乡,大力宣传抗日救国,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曹县地方组织,继续参与抗日救亡行动。1937年10月下旬,中共曹县工委成立,袁任宣传部长。在中共曹县工委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了以青年知识分子为骨干的曹县各界抗日救亡协会、曹县青年救国会,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联合各界爱国人士,不分阶层、党派、信仰,共同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全民抗战胜利作出贡献。1937年12月,济南失陷。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带领省机关和所属部队由泰安退驻曹县,曹县国民党派系复杂。中共曹县县委根据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团结坚决抗日的国民党曹县政府县长王贯一及其下属,争取利用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中的第三党负责人袁春霆(袁复荣的哥哥)和服从于他的四个区长,孤立打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李文斋(曹县东南方人)和服从于他的六个区长。
1938年4月,曹县国民党政府建立曹县抗日动员委员会,王贯一任主任,袁春霆任副主任,刘齐滨等人为委员,动委会八名干事重七人为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1939年,中共鲁西南地委在曹县西北刘岗成立,袁复荣调任地委宣传部部长。创办了《民声报》(后改为《新民主报》),充分利用舆论阵地,鼓舞抗日根据地军民斗志。1939年2月任中共曹县县委书记,发动群众积极抗日,组建曹县地方武装—八路军冀鲁豫支队青年挺进大队。1942年5月任鲁西南专署专员,积极开展地方政权工作,组织领导当地的反“扫荡”斗争,为创建和巩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9月与朱程并肩作战,在王厂战斗中牺牲。 
从复程县的历史沿革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英雄朱程、袁复荣在那段历史中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也揭示出农工党与共产党在战争年代中为保家卫国、解放人民而做出的巨大贡献。纵观朱程与袁复荣两位烈士早期的革命历程,除了他们本身对民生疾苦抱有高度的敏感,我们发现他们在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都受到过农工民主党进步思想的影响。农工党自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团结奋斗,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走过了不断追求进步的光辉历程。先进的农工党人在抗日战争中积极推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力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投降与分裂行径,同中国共产党结成了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亲密关系,为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复程县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农工党员同共产党员合作抗战的革命历程,是我党同共产党亲密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本文获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作者:农工党菏泽市委会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苏 仪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科员
庄丽萍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科科长
黄秀玲 菏泽市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菏泽市委主委
张国华 菏泽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菏泽市委副主委
包立强 农工党菏泽市委秘书长
刘淑贤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妇联办公室主任
刘 进 农工党党员,大众网菏泽内容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