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药产业融合 助力“鲁字号”领航黄河“新赛道”

来源:联合日报  时间:2023-01-05 13:42:48

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助推中共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发挥医药卫生特色优势,组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三个基层委员会和相关方面专家,克服疫情影响,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针对山东省中药材发展水平不均衡、产业链条不完备、跨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展开深入调研,进行科学论证,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发现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做精“第一车间”
全省拥有中药材资源1537种,占全国中药材资源种类的10%以上。有26个品种种植面积过万亩,以阿胶、丹参、西洋参、全蝎、蟾酥、黄芩、北沙参、瓜蒌、山楂等为代表的“鲁十味”,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很高的市场认可度。
围绕“做好中医药老字号保护工作”到泰安市开展专题调研
山东中药材的“第一车间”在土里。
尽管山东的优势明显,但仍存在“中药材种植上存在品种多、乱、杂;道地药材产量低、生产标准化仍需提高等问题。”为此,农工党山东省委会认为:应当从“一产”入手,将中药材一二三产资源整合提升,形成山东省“黄河流域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建成“黄河流域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齐鲁样板;向黄河流域中上游各省份延伸拓展,打造黄河流域中药材产业发展先行区。
种质,管起来。“山东是农业大省,但中药材的种植却相对落后,具有中药材种子种苗经营资质的企业寥寥可数。市场占有率低、价格没有竞争力,农户考虑到成本因素,要么自己繁育、要么从药贩子手里买。”农工党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基层委原主委、省中药材行业协会首席专家靳光乾,上世纪90年代曾在山东省药材公司生产科工作,他说:“计划经济时代,中药种子都由药材公司下发,没有假种子。”
“所谓道地药材,卖的就是基因,种质资源的退化,将直接影响达产目标。”农工党山东省农科院基层委主委、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院彭立增表示,山东省中药材种业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复杂,前期投入大、劳作辛苦,在这方面,相关企业亟需政策扶持。”
“随着野生变家种,南药北种,北药南栽,山东光靠企业和农户的自然经营,难免出现品种混杂、种植不规范、生产经营无序、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靳光乾说,《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尚未出台,目前对中草药种子的管理只能参照《种子法》执行。
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建议,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建立省级种质资源库,加强人工驯化技术研究,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建立区域性育种试验基地。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整合种植基地,构建以道地产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的中药材生产发展格局。
种植,由乱到“订”。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产地+药材名称”来标示道地药材,已经成为公认的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疗效确切的代名词。
但“鲁十味”和“浙八味”“湘九味”等一样面临着缺乏统一有效监管,市场无序竞争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创伤了药农、药商的积极性。
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建议,应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订单种植”,依托信息化及时掌握市场供求需求,按需求组织生产、调整结构,解决农户种植后顾之忧,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建立黄河流域统一的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相关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整合标准化研究院资源,健全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生产技术、包装运输等地域标准,建设一批国际级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园。
“山东沿黄9市的盐碱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却适宜种植道地药材红花、金银花、牡丹、元参、白刺、枸杞、决明子等,丹参、远志、川芎等还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的效果。”农工党中医药大学基层委主委汤继芹说,山东中药材的“第一车间”在黄河滩区的盐碱地里独具优势。
 
放大“二产”潜能
中医药产业三产融合,核心在二产,差距也在二产。
截至2020年,山东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385万亩,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10%以上。其中金银花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文登西洋参产量甚至占到全球产量的40%。但山东制药产业偏化学,在13家全国百强药企中,只有步长制药是中药企业。
“提升中药材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合理规划加工基地,完善产地贮藏配套设施建设。建立统一的‘黄河优品中药材’销售平台,实现中药材产销信息检测网络和信息共享,引导合理安排生产、促进产销衔接。”也是农工党省委会在深入研究后,提出的建议。
放开道地药材产地加工。“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这句话一是说中药材采摘讲究时间,二是讲没有加工,中药材也就是“白菜价”。产地趁鲜加工,成为部分中医药强省促进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发展,从源头上管控中药质量的强力抓手,也成为产地的优质税源。
山东省在2021年出台了相关政策。“可面对20多个产地趁鲜加工品种,却没有企业提出申请。”靳光乾说,按政策要求,产地趁鲜加工企业要在产地建设GMP标准加工车间,建设成本和土地审批等环节的“门槛”太高。
企业宁肯用老方法,买干药材回来用水泡湿后再切片。“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就在这种往复加工中流失,人工成本增加的同时药效反倒降低了。这方面,安徽、甘肃等省有很多突破性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靳光乾说,山东省的中药材种植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少了产地加工,也减少了当地的税源。
放手扶持重点品种。彭立增表示,山东是化学药生产大省,中药产量只占药品总产量的15%。“很多优质山东药材都以‘青菜、萝卜’的价格外流。一产的产量优势,没有转化成山东的产品优势。”
规模以上中药企业少,也让山东研发的新药专利“净流出”。
农工党山东省中药研究院基层委主委、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平说:“山东省近年来通过审批的新药数量一直处在全国的第一梯队,但专利基本让外省药企买走了。”
农工党山东省委会认为,山东要想做大中医药产业必须、也必然要强化中医药制造业。
新药专利贵,传统中药企业在现有药品批号中,择优进行二次开发、大品种培育,成为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选择。“国内,化学药少有独家产品,中药则完全可以。比如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就认识了连花清瘟。中药新制剂的开发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宏济堂制药集团副总裁孟兆青说,宏济堂制药(原济南中药厂)在上世纪80年代是全国中药企业十强,有150多个药品批号,安宫牛黄丸、六神丸、金鸣片在全国很出名。“中药老品种的制剂多数比较粗,因此围绕着中药大品种,在制剂创新方向上大有可为。我们的阿胶、安宫牛黄丸正在进行相关培育。”
宏济堂已经连续3年拿到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但中药企业体量小,渴望政策在项目申报数量和资金上的支持力度再大些。“比如,可以把省内中药企业的重点品种列一列,选定部分大品种培育项目重点支持,‘扶一把再送一程’。”孟兆青说。
“放飞”院内制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医务人员通过临床筛选,涌现出“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解决了临床无药可用的窘境。
“在山东省各大医院,也存有大量经验方,长期使用有效果,推广出去可造福一方。但近几年,山东的步子慢了。”汤继芹介绍说,2018年国家药监局发出多个文件,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推动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工作。随后,广东、黑龙江、湖北、天津等省市相继出台文件,拓展备案范围、优化管理流程、海南省还提出“鼓励中药制剂跨省调剂使用,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2年6月21日,《山东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出台,但在实际备案过程中‘门槛’较高。”汤继芹调查发现,自2019年起,与同为中医药传统省份的河南相比,山东中药制剂备案数处于低位。“2019年是45:140、2020年是29:166、2022年是24:145。”为此,她撰写了《关于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的意见及建议》。
此外,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建议,落实《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谋划建设中医中药综合展示中心,中药材研发协同中心。通过中药材现代化技术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良种良法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成熟配套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增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后劲。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双创”示范基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团队。
 
引领“三产”健康发展
2022年,多家A股中医药上市公司表示,将从慢病、亚健康、更健康三个维度、从硬件到软服务多个方面,布局大健康产业。
为助力山东中医药第三产业“落子成势”,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建议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立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于一体的省级中药材电子信息大数据平台,用于开展政策宣传、生产技术指导、产销信息公开,实现产业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及时化,发挥好市场导向和预警作用。以及深入挖掘文化,发展黄河流域中药材特色服务业的建议。
建去伪存真窗口。“第三产业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可近几年,一说起其中的保健产品,群众却‘人人喊打’,这可都是经过食药监部门层层严格审批的产品,事出必定有因。”靳光乾还是国家保健品审评专家,他认为,社会的误解与缺乏一个让群众接受政策、查询真伪的官方窗口有关。“比如权健案,那就是一个‘三无’产品,但媒体将其泛化为‘保健品’。对这样的误读,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平台‘蹭个热点’,宣讲政策是什么?引导大家了解国家在鼓励什么、打击什么?让社会明白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在农工党山东省委会看来,打击不规范经营行为是一种办法,通过平台了解企业需求,邀请既懂政策又懂专业的专家,结合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把企业家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起来,拓展他们的思维也是一种办法。应支持科研、医疗、生产企业研发以大宗道地药材、区域优势药材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保健食品和药膳配方饮片,发挥其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调节代谢等保健作用,做强做大“药食同源”“齐鲁药膳”产业。
引导和规范市场。2020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0.90%,未来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山东2000多万人的老龄化市场规模,其产品和服务需求应该掌握在山东人手里。农工党山东省委会认为,平台的建设可精准政策推送、有效避免“内卷”,起到引导、规范、扶持、鼓励“大健康”产业效果。
按照《执业医师法》要求,一些确有传承的民间中医因无法获得行医资格,转向诸如足疗、按摩等普通服务业发展。对此,靳光乾建议进一步落实《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为山东中医药产业兴旺发掘更多传统优势和人力、智力资源。
深入挖掘文化,提升黄河流域中药材特色服务业。“黄河流域传承着千载中医文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应当予以保护推广。展示中医药的文化成就,就是要用文艺创作的方式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用宣传片、电视剧、电影等,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医药。”王平说,黄河流域拥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如药王山、华清池等,均是中医药旅游的“打卡盛地”。宏济堂、广誉远等中医药“老字号”也是黄河流域中医药文化的金字招牌。以旅弘文,文寓娱中,中医药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亮点,也是中医药融入“黄河战略”的切入点。
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建议,提升可以从“中药材+”文旅提升方面入手,擦亮“扁鹊故里”“儒医传承”等亮点品牌,深入挖掘中药材文化,加快构建“中药材+”大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在中药材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名胜古迹旅游、自然人文风景旅游基础上,植入吃、住、娱、育、养、动等旅游新元素,结合中药材种植,开发一批集种植、观光、采摘、拓展、度假、调理等为一体的“本草拾趣园”“中药材特色小镇”“休闲度假村”“康养小城”,积极推进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建设,形成一批健康产业集群。
 
记者手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以医药卫生行业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是农工党的界别特色,致力于医药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是农工党的基本任务之一。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专业优势,不仅带领医药卫生界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深入调查研究医药卫生领域的问题,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建议。
自6月份以来,围绕“加强山东省中药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展开深入调研,只是农工党山东省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界别特色和智力优势,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侧面。
自换届以来,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参加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和情况通报会等,就“十四五”规划、经济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围绕提升山东省疾控体系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山东省失能老人预防及干预、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报告以省委统战部文件形式报送中共山东省委。全省各级组织以两会为平台参政议政,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全省各级组织和广大农工党员积极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截至2022年12月12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200余件,农工党中央采用54件,山东省政协采用192件。(联合日报记者 吴园军 通讯员 侯波涛 于玲)
 
(稿件原载于2022年12月28日《联合日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