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党的履职困局与出路

来源:农工党淄博市委  时间:2020-10-13 09:47:00

中国农工民主党自成立以来,创始人邓演达先生和其他老一代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秉持进步的革命主张,舍生忘死,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和民族的出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响应、配合、支持中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1948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五一口号”,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并共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各民主党派被赋予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因为民主党派具有专业优势、人才聚集、精英荟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建设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主党派市级、县级地方组织纷纷建立起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献计出力,组织发展数量得到不断充实,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21世纪以来,已经过了20个年头,作为一名农工党员,越来越感到参政党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对参政党,特别是地方组织的能力提升和组织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农工党地方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履职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人才困局
民主党派是精英型政党,组织规模较小,但人才荟萃,参政议政热情高,履职能力较强。但是现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吸纳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弱,精英型、领军型人才匮乏,传统上民主党派经常被人称道的人才聚集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出现人才困局。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关心民生,从严治党,纠正干部作风,树立社会正气,民富国强,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执政党更加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共产党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越来越高,堪称人才荟萃,各级组织汇聚了大量的各类有用之才。
相比之下,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却遇到了人才缺乏的困境,分析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主党派在地方上的弱势地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低有关;也与中共中央的统战政策、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使用政策在地方上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彻底落实有关。
(二)能力困局
人才欠缺,便影响到履职能力。民主党派被赋予了参政党的职能,被执政党寄予厚望,这一点可以从宪法、中共中央关于支持参政党建设、关于多党合作、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文件中看出来。然而,与承担这种重要职能的责任相比,民主党派成员却越来越表现出能力恐慌。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干部大多数是在基层单位在一线工作的兼职干部,在眼界视野、能力素质、通晓政策、宏观把握、信息资源等等方面根本无法与中共地方党委政府的干部旗鼓相当、平起平坐,他们在综合分析、文稿写作、沟通协调、宏观思维等方面普遍感到能力不足,很难在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上有所见地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交不出有分量有价值有依据有见解的履职答卷。如果议政说不定点子上,建言建不到关键处,提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那么处境是十分尴尬的,统战工作在地方上遇冷就不足为奇。
(三)管理困局
民主党派的成员大多数是兼职,分散在不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民营机构等等,区县基层组织一般也不驻会,地方组织对党员没有人事管理权,缺乏一套集中有效有力的管控制度和纪律,对党员的管理偏软偏松散,内部管理遇到难题。因现在各级普遍重视作风效能建设,部门单位机构严肃考勤纪律、严格工作日管理,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不仅在成员管理上遇到障碍,就是在日常工作开展上也往往不能顺利进行,通常只能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开展活动,若遇上不理解不支持的人为掣肘因素,民主党派成员开展工作参加活动更无从实现正常化,甚至颇受委屈和难为。每次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党员出勤率很难做到100%,一般在30-50%左右,组织意图难以实现上通下达、贯彻落实,也难以形成群体效应,产生有力影响。
(四)社会服务困局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开展的工作一般以开会、培训、建言、社会服务等形式为主。能产生社会影响提升自身价值的工作体现在议政建言、社会服务上。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是义诊、送医送药、捐赠资助、公益宣传、其他善行义举等等,可以说,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开展工作、树立威信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优势履职项目。除了议政建言外,社会服务占据民主党派工作的主导地位,地方组织也非常重视,民主党派无私奉献做社会服务、资助贫困、救助弱者成为社会上的一枝独秀。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文明城市、文明单位争创日趋常态化,各地积极探索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行政机关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等社会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等等纷纷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主动走出大院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形式之丰富、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形成了连锁效应,势单力薄的民主党派组织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便相形见绌,大为逊色,急需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内容。
(五)信息资源困局
议政建言是民主党派的一大标牌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开展深入的调研、充分的收集资料、进行宏观全面的思考分析、认真的梳理撰写,才能拿出具有独到见解、实用性操作性都较强的有价值的建议,否则就容易搞成隔靴搔痒、蜻蜓点水、吹毛求疵、或者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文章,产生不了大的实际意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思考分析、归纳成篇是能力方面的素养,这两个方面,对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来说,都会遇到困难。能力问题上文已经分析到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调查研究和信息资料方面的矛盾和困境。因为缺少管用的平台和硬性的制度支持,以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及其成员目前的地位和身份来说,很难开展深入完整的调查研究,搜集到充分有用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虽然有时候,可以跟随政协和统战部门组织的调研组参加调研,往往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很难得到自已想用的客观事实情况,即使有自己好的想法、独特的观点,往往因缺乏充分的事实论据支持,写出来可能是干干巴巴、味同嚼蜡、缺乏震撼力。
(六)宣传困局
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工作宣传稿件,一般是报送给同级统战部门和党派的上级组织,通过社交新媒体的渠道来宣传出去。如果党派主委不是地方政府人大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很难在当地的主流报纸、电视新闻上刊登播出有关党派的宣传稿件,社会上很难通过新闻媒介听到、看到民主党派的声音和形象。
综上所述,六个方面是我们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由此可见,民主党派的传统人才优势、议政建言优势、社会服务优势已经大打折扣或不复存在,这对参政党履职的成效、民主党派的社会地位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有困局,就要寻求突破、寻找出路。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依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新情况,对民主党派性质和功能定位作出了新概括,为民主党派的概念和实际赋予时代新的内涵,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使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更加清晰和准确,也为我们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高度来思考,破解履职困局,究竟路在何方?个人认为,能力建设是破解所有困局的总抓手和牛鼻子。既要提高地方组织的履职能力,也要提高党员的履职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工作,求得履职能力建设的突破。
一是从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入手,做好人才储备。做好工作,提升能力,拥有人才是关键。一方面我们的地方组织要改变组织发展模式,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吸纳。敞开胸怀,广纳贤才,积极从未参加任何党派的各界精英人士中物色、发现我们需要的人才,争取他们加入我们的组织,按照程序发展成为正式党员。当然,我们也要保护那些主动申请加入我们党派的积极分子的热情和自尊。这是做好人才的增量。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内部深挖潜力,做好对现有党员的培养和培训,培养自己的精英。缺乏人才,我们就下大力气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缺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就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各级组织要有紧迫感,要把人才培养和培训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工程来抓,当作一项年度性的首要工作来落实,自上而下,一以贯之,通盘谋划,精准施策。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专项经费。以对组织高度负责的精神,层层筛选认真确定培养对象,研究拟定培养培训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保证培养效果,这是提升人才的存量。其中做好对各级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领导成员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对战略性人才的培养,我们建议采取深度培训、长线培训、专题培训和综合培训相结合、重要(督查、实践、调研)活动伴随培训等培训形式,力求一次培训能实现一次能力、素质的跃升和突破。
二是促进统战政策落地落实,营造更好的履职环境。这一点是就增强我们党派对人才的吸引力来说的。发现吸收了人才,培养出了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不浪费人才。让各类人才在我们的组织内感到有地位、有作为、有事业、有前途、有成就、有责任,能施展才华,有用武之地,敢展现担当。要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我们党内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支持性的政策和制度;另一方面,我们的上级组织和领导人也要加强与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沟通协调,推动现有统战政策和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使用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地落实,并就一些过时的或效果不好的政策和制度及时向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提出修改建议,比如允许兼职党员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和有富余的精力用于党派工作、建立更可靠更管用的议政调研平台、实现国计民生信息数据资源共享等等,还要积极向中共党委及组织、统战部门推荐行政管理人才和党外干部,为我们的组织和人才更加积极的工作营造良好的履职环境,使党派的工作真真正正、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三是建立良好机制,发挥特色优势。拥有了人才,营造了环境,最终还是为了让人才各尽其才,发挥作用。一个方面要转变思维模式创新制度和机制,用管用有效的办法,最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履职热情;另一方面,制度和机制建立起来,还要保证它能正常地发挥作用,让它正常地运转起来。个人建议,党派地方组织可以精选人员,按照人才的专业特长和党派的履职项目,建立3至5个专业委员会,或者专业小组,让优秀人才担任主要角色或骨干成员,发挥头雁效应,实行履职项目负责制,力求在主要履职方向上实现质的突破和跃升,每年收获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有水平能参考的履职成果。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有限的人才或骨干集中起来,实行团队公关,实现点上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档次,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极大的刺激党派工作的活跃度,从而提高党派的整体履职能力。
今天,中国农工民主党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现在来看,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框架下,党派的履职能力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滚滚洪流中,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越来越感到加强自身的人才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是多么紧急和迫切。时不我待,破局前进,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该而且必须要爬上的坡要越过的坎。
(本文获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作者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副校长、农工党淄博市委委员、淄川区基层委员会主委王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