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情系山区——潍坊农工党员刘海霞重庆开州区支医纪实

来源:农工党潍坊市委  时间:2018-12-11 10:12:56

2018年10月9日,我成为潍坊市对口支援开州医疗团队的一名援渝成员,离开家乡,作为国家西部扶贫政策的执行者、健康的守护者、爱心的传播者,从山东飞往重庆,翻山越岭之后,伴着夕阳的余晖我们终于抵达重庆开州,开始执行为期3个月的医疗援渝任务。
如今,来到开州区已经两月有余,这里的一切工作都紧张有序,我对这里充满信心和爱心。
 
扶贫医疗——紧张有序
接到任务之初,我的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甚至有些忐忑不安,担心有语言偏差,不能准确了解病情;担心会水土不服,不能及时投入到工作当中;担心学识有限,不能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案。作为潍坊市对口支援开州医疗队的队长,当我当了解到当地群众急需医疗资源,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我的全部力量,为群众治病,为所有前来寻求帮助的患者做好医疗保障服务。
到开州第二天,没顾上休息,到开州区中医院报道后就开展工作,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难关,主动和医院同仁沟通交流,利用吃饭休息的时间,多听多说,努力学习当地语言,要求自己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每日参加交班、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指导常见病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对各科室发展的瓶颈,拓宽思路,帮助开展业务,提出开展新的检查项目和化验项目,帮助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按照“鲁渝一家亲”的精神,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是我们这次援渝之行的重要使命。
临床工作中除了对常规每周的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同时做好年轻医生的带教工作。此外,注意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从细微环节入手、从做好小事开始。在对口帮扶援医过程中,牢牢将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助力安全医疗,在工作中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与院部沟通,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方案。
与此同时,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查阅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再为开州区中医院的医生进行讲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我们的的工作信念。
在临床工作中手把手带教年轻医生,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给予改正,帮助他们提高了业务水平。在开州区中医院内一科工作期间,积极参加各科室之间的各种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看到病患及家属那渴求的目光和医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睛,总是让我在谈及病情及治疗方案时感觉要多讲一些、多谈一下新的进展,恨不得把我的全部知识传递给医生们。年轻医生们特别欣喜的告诉我:有我们来到他们的身边,可以随时随地的请教请示疑问,可以跟随教学查房,可以聆听学术讲座,真的有特别大的收获和深深的感动!
援渝工作2月,在开州区中医院及各家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到目前为止,在开州城区进行学术讲座4场次;培训医护人员约300人次。在山区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学术讲座8次,每次30余人,共培训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约260人次;教学查房10余;还开展了疑难重症会诊10多次,开州区中医院及北部山区各乡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鲁渝情深一家亲——下乡义诊送健康
来到开州时间不长,为深入做好潍坊市与开州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我们潍坊市对口支援专家团队走进北部山区进行义诊及医疗技术交流,助力健康扶贫。
开州东北部山区系大巴山深处,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交通闭塞,群众就医困难。此次义诊活动的目的地满月镇、谭家镇、关面乡、百泉乡、大进镇均坐落在该山区,医疗机构技术力量有限。
山间湿冷,山上的村民多年病痛,但下山看病很不容易。作为一名援渝医生,如果不熟悉当地的生活环境,不了解村民的身体状况,谈何帮扶?只有到条件最艰苦的偏远山区,实地了解情况,亲身感受农村老百姓的疾苦,才能将最实用的健康保健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赶赴山区的途中,看着身边的万丈悬崖,提心吊胆,捏着一把汗,经过5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99弯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开州区北部山区最偏远、海拔在2000米的锦竹村。进村入户,辗转山中,通过与朴实的乡民聊天,了解村民们最实际的需求。虽然很是疲惫,但是收获满满。
很多当地群众听说援渝医生的山东省专家要来义诊,早早地就来排队,等候专家们的到来,长长的队伍,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让大家印象深刻。由于义诊地离区医院较远,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在义诊中,接触到很多因未及时就医而导致小病变成大病的老年人。看着他们痛苦的表情、焦急的眼神,大家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深刻感受到,帮助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也是此次援渝任务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截至目前,我们支医小队在开州区北部山区各乡镇卫生院及深入山村共义诊9天(8处地点),义诊人数约2000余人次,进行各种慢病健康宣教2000多人次。把最好的健康理念、健康知识、治疗方案带给山区群众。使广大偏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耳鼻喉术中休克患者见笑脸
刚刚来到开州区中医院参与抢救的一位患者让我印象深刻。10月15日中午,经过上午繁忙的查房、会诊、沟通交流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后,我们4位潍坊市在开州区中医院工作的支医专家接到了医疗部紧急电话请求支援,手术室有一名耳鼻喉患者休克,患者出现了全身皮疹、血压下降至50/30mmHg、意识丧失等症状,情况危急。
我们迅速赶到手术室进行会诊抢救,在详细听取病情汇报的同时,迅速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详细检查,心脏听诊、分析心电图、分析大血气结果,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化验结果的分析之后,初步诊断为麻醉药物过敏导致过敏休克。
经过紧急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后,患者意识恢复,停止手术拔除气管插管,继而再次出现意识不清状态,进一步诊断为麻醉药物过敏导致过度麻醉状态,制订治疗方案立即展开抢救,30分钟后患者逐渐苏醒,出现明显的吞咽动作,伴有自主呼吸,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患者被抢救过来,当他知道了抢救过程以后,对潍坊市支医专家表示了衷心感谢,作为一名援渝医生,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对口援医不仅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责任,有幸成为援渝医疗队的一员,定会珍惜这次机会,作为自身丰富经历,砥砺成长的平台,时刻牢记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切实履行好援渝医生的重要职责,立足岗位,真情奉献,圆满完成援渝任务。
(刘海霞: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秘科副主任医师、农工党人民医院内科支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