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两烈士与农工党初心

来源:农工党菏泽市委  时间:2020-10-26 10:01:00

抗日战争期间,为褒扬英烈们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我国曾有37个以抗日烈士名字命名的县名,复程县,就是其中之一。复程县,1945年9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袁复荣专员和朱程司令员而命名,1956年撤销,所属地区分别划归现山东菏泽曹县和单县两县。复程县,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1年,却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而浓重的一笔,是中国鲁西南地区浴血抗日的重要见证,也是折射着中国农工民主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重要见证。说到这,就得从我们两位为国牺牲的烈士朱程和袁复荣谈起。
 
一、两位烈士英雄的一生
(一)铁血将才朱程
朱程,1910年出生于浙江平阳县(今浙江苍南县一带),自幼好学崇义。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1935年,朱程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进步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留日活动期间,他与临委会成员交流进步思想,收集了大量情报与资料,花了2年时间把《日本政治机构与军部制之基础》译成中文,千方百计寄回上海出版,为国内反日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朱程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赞同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他们认识到要坚持“抗日第一”的原则,主张团结全国力量对日宣战。1937年5月,为参加抗日救亡,爱国心切的朱程,未待毕业便提前回国。先是跟随伪装抗日的阎锡山部队军官教导团教育长张荫梧。“七七”事变后,朱程被任命为河北民军第十大队队长。1938年秋,任民军晋冀豫边区办事处处长,兼民军第十一团团长。识破张荫梧伪抗日阴谋后,朱程牢牢掌握指挥权,并加强了与中共领导的冀西游击队和冀西中共党政机关的联系,不断配合八路军打击日军的侵略行动,屡屡取得战绩。1939年6月,脱离河北民均,加入八路军。1939年8月,经八路军总部批准,建立华北抗日民军,朱程任司令员。1939年9月,在朱德总司令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至1942年12月,朱程领导的抗日武装经历了大小战役100余次,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沙区根据地,英名震慑冀鲁豫边区。1943年5月,朱程调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5军区(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
(二)热血将士袁复荣
袁复荣,1909年出生于山东曹县郑庄乡袁石庄(今菏泽曹县郑庄镇袁庄村),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在兄长袁春霆(临委会山东地区负责人)进步思想影响和带动下,不断探索救国救民寻真理的道路。1928年至1931年,先后在河南洛阳和山东济南求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学生进行游行示威,呼吁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后与袁春霆等进步知识分子遭国民政府逮捕入狱。袁春霆出狱后南下参加了“福建事变”。袁复荣出狱后,回乡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地下活动,传播革命思想。“七·七”事变后,中共曹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袁复荣被选为县委委员。1939年7月任中共鲁西南地委宣传部长。1940年秋,领导了闻名的“红三村”抗日斗争。1942年5月任鲁西南专署专员,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减租减息、根据地建设诸方面倾尽全力,为创建和巩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英雄殊死搏斗为国捐躯
1943年9月21日,日伪军1万余人,从济宁、徐州、新乡等地出动,分10路对鲁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袁复荣和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率部在曹县南部黄河故道一线,开展反“扫荡”斗争。9月28日,部队转移到王厂村,突遭日伪军合围。袁复荣、朱程率指战员,从上午奋战到黄昏,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子弹打光了,他们脱去上衣,赤臂挥舞大刀和敌人拼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多次突围均未成功。袁复荣和朱程与战士们坚持到最后一刻,壮烈牺牲。
(袁复荣朱程纪念雕像)(原复程县徽章)
 
二、追寻农工党的初心
为寻求民族解放、找到革命出路,1930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等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党前身),发表政治主张: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在之后的几年里,遭遇多次失败与挫折,促使农工党在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使农工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党是革命主力,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1935年11月,临委会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响应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决定“以民族解放为己任”,易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以示同国民党决裂、同共产党合作的决心。1941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2月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强调党的政治路线自二干会议以来在共产党的指导下同共产党密切合作是正确的,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再次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为农工党的奋斗目标,加强与中共的全面合作,继续跟着共产党,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一)建党初期,投身民族解放革命斗争,反蒋救国
农工党成立后,即从组织建设、宣传、民运、军事、人才培训等方面,全面开展以推翻蒋介石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活动。
1、邓演达殉难。1931年,由于党内叛徒陈敬斋的出卖,邓演达在上海被逮捕。蒋介石多次派人同他谈话,进行拉拢、收买,邓演达都不为所动,反蒋态度毫无保留,表现了高尚的人格。后被秘密杀害于南京。邓演达殉难后,黄琪翔被推举主持党务。农工党继承邓演达烈士遗志,继续坚持反蒋斗争。
2、支援“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黄琪翔亲赴前线协助蔡廷锴指挥作战,并动员87师、88师黄埔出身的军官主动请战。农工党组织“义勇军”,编入19路军补充团参战,固守太仓城;组织“后援队”,为19路军提供物资支援;创办《自卫》杂志、《上海闷葫芦报》,揭露日寇罪行,鼓舞军民抗日。
3、参与策动“福建事变”。《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19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蒋介石阴谋让19路军和红军互相消耗。黄琪翔等农工党同志经商议认为,19路军只有和中共取得联系,商谈合作,反蒋抗日,才有立足生存之可能。这些看法得到19路军领导人的认同。经过联络,19路军与工农红军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代表19路军签字的是总部秘书长、农工党党员徐名鸿。
1933年11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鼎、蔡廷锴等以反蒋抗日为号召,在福建发动“福建事变”。“福建事变”期间,受19路军领导人陈铭枢的压力,为维护内部团结,农工党被迫发表解散宣言。在蒋介石集团军事镇压下,事变于1934年1月失败。
农工党参与策动、参加“福建事变”,是联合其他力量进行反蒋的一种尝试,而且在此过程中农工党初步认识到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抗日战争时期,同共产党亲密合作,抵御外侮
1、确立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路线。“福建事变”等遭遇失败,农工党同志在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1935年夏,在日本的章伯钧等人商谈,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但也还要各方面的力量去配合行动。大家决定要重振农工党的组织。章伯钧写信告知在德国的黄琪翔。黄琪翔复信表示赞成,并提出:“共产党是斗争的主力,要搞革命就必须与红军取得联系。”至此,与共产党合作的主张在农工党负责人中取得一致。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1月10日,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在香港召开,会议决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响应中共《八一宣言》,以“抗日、联共、反蒋”为党的总方针,以推动抗日为中心工作。
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确立的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政治路线,标志着农工党的重大历史转折,表明农工党完成了认识上的飞跃:不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主力,而且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2、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1月,农工党派中央委员罗任一为代表,去西安与杨虎城联络,以促进联合抗日早日实现。1937年6月,农工党负责人之一彭泽湘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共叙国是。6月12日,毛泽东致电中国共产党北方局负责人,告知已与彭泽湘在延安谈好合作问题。同日,毛泽东致电潘汉年说:“彭泽湘来延安谈,尚好,表示同意我们主张并愿合作。”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投身全面抗战。1938年3月1日,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在汉口举行。会议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
全面抗战打响后,大批农工党党员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投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黄琪翔先后担任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等职,率领抗日部队参加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1940年“枣宜会战”、1944年“滇西反攻战役”等重大战役,为消灭日寇主力作出了贡献。朱程在冀鲁豫边区领导抗敌斗争,为开辟太行南区抗日根据地和巩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1943年9月,朱程在山东曹县反“扫荡”战斗中壮烈殉国。
4、在抗日烽火中与共产党患难与共、风雨同舟。1941年初,章伯钧、丘哲代表农工党,在重庆同中国共产党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举行“两党会谈”。会谈后,周恩来等向中共中央报告:农工党近因当局之压迫,日渐左倾,现正整顿其组织,并提出联俄联共之中心主张,与我们建立密切之合作。该党凡在大是大非的斗争中,都站在共产党一边,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中共中央在1941年3月22日编报的《政治情报》指出:农工党与我们最接近,是最同情我们的。
 
三、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纵观农工党的发展过程和朱程、袁复荣两位烈士的革命轨迹,可以看出,农工党人坚决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投降与分裂行径,在抗日战争中积极推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力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并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中国共产党结成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亲密关系,为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复程县已经消失了60多年,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农工党员同共产党员合作抗战的革命历程,是农工党党同共产党亲密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也揭示出农工党与共产党合作的初心不谋而合。这个初心的内涵就是,在战争年代为保家卫国、解放人民而努力;在和平年代,为祖国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
农工党能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贡献,都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的合作初心,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表现的淋漓尽致。抗日战争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始终不忘合作初心、继承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砥砺前行,在医药卫生、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为国家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确立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结合我党界别特色,我们提出了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两条工作主线,做健康中国的促进者,以健康梦助力实现中国梦;做美丽中国的推动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多党合作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农工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永远是农工党最可珍视的宝贵政治经验和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邓演达等创党先辈为“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上下求索、历经坎坷,直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作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抉择,才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初衷。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帮助、领导下,我党才获得力量的源泉,认清前进的方向,始终没有偏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政治属性和基本职能。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不渝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党的立党之本!
当前伟大祖国已经迈上了新的历史征程,新时代赋予农工党人新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的今天,作为参政党成员的我们,更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传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为“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继续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本文获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作者:农工党菏泽市委会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
庄丽萍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科科长
黄秀玲 菏泽市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菏泽市委主委
张国华 菏泽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菏泽市委副主委
包立强 农工党菏泽市委秘书长
刘淑贤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妇联办公室主任
苏 仪 农工党党员,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科员
刘 进 农工党党员,大众网菏泽内容总监